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眉州载英堂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一、民国《眉县志》卷四
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絪缊磅礴,而降材焉,何其甚贵也!
罔然而生,泯然而死,寒暑之运与俱,草木之荂同腐,则人亦无以灵于万物,而天地亦无所赖于人矣。
士之生乎两间,必知所甚贵者而用力焉。
隐居求志,足以承往绪启来哲;
得时行道,足以位天地蕃庶物。
不幸际乎艰难,则鞠躬致力,引义尽分,足以揭天理,遏人欲,欲其自靖自献。
虽所遇各异,而不失其所以为贵且灵,是则不翅符节之合。
是以生都显荣,殁有精爽,登于明堂,祭于大烝者,既足以垂休无穷;
而展牲用币,春秋以时,列于学官,奠于有司,从于先圣先师,庶几为国之故者,犹足以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而兴起焉。
薄乎云尔,析圭儋爵、睢盱闪睒,以诩庸人孺子之听者之为也。
自汉以来,武阳为士大夫郡,芳徽懿绩,史不绝书。
至于我国家扫清氛祲,陶以仁厚,昭以伦理,然后道术浸明,士知所以为贵。
谏议田公始以直谅闻,朱公、孙公、石公后先以儒学显,嘉祐治平之间则有三苏父子出焉。
自时厥后,世载其英。
元祐时则有若给事中吕公,在建中靖国时则有若太常博士孙公,在靖康时则有若通判杜公,建炎以来则忠悯唐公、忠介刘公、忠悯孙公内翰王公、给事刘公、文安杨公、殿院杜公、文简李公、待制孙公、司业刘公,或以节义,或以事业,或以学术,或以辞章,显庸于时,仪法在后。
生荣死哀,盖列诸学官,奠于有司,咸谓无愧者。
学故有祠,析为二三,判涣䔪离,昭事靡肃,亦有名绩显著而象设俄空。
某至郡,以令诣学,顾视惕然,订诸耆艾,萃为一祠,访诸子孙,审象惟肖。
于是属役于教授赵某防禦判官,为堂东庑。
衡长四寻有五尺,从长视衡损寻之一,涂塈竣役,缋素精能。
乃命执事载稽国史,繇田公而下列图于堂者二十有六人,序考其世,服视其秩。
经始于月某日,告成于月某日,躬率僚吏、诸生而舍菜焉。
曰是役也不可以无述,则为之言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处无所逾于人,出无所裨于世,死生浮湛,若有若亡,此士之所当发愤忘食、尽心力而求之者;
而声名之有无,利禄之得丧,固不当以一发滓吾之至灵至贵也。
夫二十有六人者之得升于斯堂也,岂尽以人爵之贵云乎哉?
有盟府之藏,有太史氏之牒,有天下之清议。
二三子诵其诗,读其书,夷考其行事,反而求之可也。
《诗》云:「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佥曰然,请镵诸石而事斯语。
宣教郎致仕史君尧辅墓志铭嘉定十二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一、《经义考》卷二四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八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史为太原右姓,自唐宣宗时临邛县者曰灏,始居眉之丹棱
入国朝,乾德初全师雄之乱,曰克恭者以摄丹棱死事,后赐庙褒忠,爵忠佑侯。
侯之曾孙润辞主果之西充簿,苏文公字以叔则
再传至汝士,登崇宁二年进士第,终宁州户曹
生贯,贯生似孙,刘起居光祖尝铭其墓。
似孙生尧辅,字充甫
状貌清羸,若不胜衣,而明晤夙成。
年十二三,即受《春秋》于横舟刘子有𤈴,同门者百数,已翕然归重焉。
厥十有五,与苏文定诸孙讲学于德溪,旁通六艺之文,夜以继旦,粹诸儒先尝所传授,傅以己意,趣诣益不凡。
为文识古今体势,诗调尤脱弃凡近。
开禧三年大比,以《易》学冠同经生,中类试高等。
是岁孽韩就殛,明年诸尝与韩忤者以次召用,朝野交贺。
充甫对策廷中,独抗言曰:「陛下谓去一权倖足以为更化邪,霍山之去未几而汉之权移于内侍矣,梁冀之诛未几而汉之政出于丑邪矣。
唐诛权臣,忧在宦官
及诛宦官,忧在藩镇」。
余同年友真景元德秀,端人也,得其文第之前列,为详定官所抑,以冠乙科,调永康军青城县主簿
归未及里而丧其母,又明年而丧父,柴瘠加等。
吏部郎双流范少才子长闻其贤,合里中子弟而授之室,人人自以得师。
除丧,调昌州大足县
未上上谒,帅司范公以书局留之,与修职方志。
吏部郎德立伯巽守昌元,移书范公,愿得充甫郡文学
充甫亦力请还次,职勤事,守器重之。
邑多盗,民赇吏以避役,充甫白令,悉补授焉。
并兼之民隐田诡户,繇赋不均,又白守第其高下为之籍,且以闻诸朝,民率谓便。
潼川漕奉常丞程叔达遇孙宰丹棱,雅善充甫,于是言于制置使董君居谊
董未始识充甫也,遂以岁荐之员上之。
寻又以举将升从事郎调合州推官
嘉定九年类省试,为点检官,已病肺不能声。
余知充甫有年,会将漕东川,即招致幕府
及归自类试所,则病益侵,然犹彊自力,未尝释卷也。
十二月壬子,卒于候馆,得年四十有四。
先是,以蜀远士不能自达,故于进士三人、近臣特荐、尝有朝迹及过阙留中之外,俾外阃得以拔士之尤者,或五六人,或三四人,或一二人上之,号曰岁荐
由淳熙以后,召用者已四十人矣,既有常比,故报可不越旬时。
董君既荐充甫,人谓必且召用,使在三馆两学,不谓能称乎。
乃自近岁奏报稽滞,董所荐士凡阅二年不下,其后或召或否,而充甫得升擢之命,亦已不及见矣,是可叹矣夫!
妣李氏、孙氏、杨氏,皆同郡人。
充甫孙出也,事杨以孝著。
取同邑李氏,生子皆夭折,今仅存惟一女子,曰招庆,未嫁。
从父兄之子女孤贫亡依,所至挈与俱从。
女将行而充甫疾,犹命其家人经理娉事,曰毋使我愧吾兄也。
遗令以从父弟尧烈之子显僧为后。
充甫平生澹于货利,奉赐听其家人自为,率缘手尽,已惟破丧败絮,精诵苦吟,穷晨夜不能休,以是终其身焉。
丧归,仅有杂稿及诸经讲义五十卷自随,无馀货也。
余既为买棺给丧事,又以钱百万遗其妻孥,俾买郭外田给伏腊,又得范、程二公及前军器监丞思庄翊之,合钱五十万,遂并以买田。
显僧卜十有二年□□□,以充甫之丧葬于县之□□乡石子丑冈之原,而先事之岁,墨衰绖以过余曰:「惟公知我父者,敢以竁铭为请」。
余不忍曰不可,则为之铭曰:
形容之癯,而学之腴;
生理之枯,而词之敷。
孰为胠之,气质尔殊。
曷又瘏之,崇降痛痡。
呜呼史君,谁与默储。
黎州兼管内安抚高公崇行状1232年10月7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八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高公讳崇,字西叔,世家邛之蒲江
维高氏以学业行谊闻于州闾,至大夫而家益昌
生六男子:冢子载,故奉议郎、知灵泉县
次稼,今为朝散郎、前知荣州
公在第三,幼英晤,受学于乡先生杜德称希仲,为文宏以肆,声律所不能束。
大夫与谯夫人持家矩度严,程督诸子穷晨夜弗懈。
公勤礼笃学,大夫爱之,遣从李中父惟正学《周礼》。
未冠,已驰声士林。
寻著录于成都学官李子周崟、何叔坚德固以国士期之,春秋试事必居第一。
绍熙三年大夫以词赋举于乡,由是十年间师友兄弟接踵科级。
公每试辄居首选,而实大声宏,人所媢忌,率降待补生第一。
盖尝因《周官》慢朝援陈灵公与孔宁仪父戏昵事,有司黜之。
又尝论绍兴狄难,因及刘豫入寇,有司谬谓刘裕尝篡晋,绍兴间安得此人,又黜之。
若此类者三,公不以芥蒂,益大肆于学,与仲兄、二季弟处。
某时以馆职补外,得与闻讲肄之馀,寒灯破窗泊如也。
大夫即世,公哀不自胜,尽瘁丧葬,母心以宁。
嘉定六年,与仲兄各举于成都潼川路转运司,同赴类省试,公以《周官》拟首选,知汉州子然沆私其客罗传之,与主文何叔坚论议激触,移公为第四。
入对大问,海内人士望二高风采,恨不先睹。
真希元德秀为人言:「使二高不为举首,是盲有司也」。
任伯起希夷尝为庙堂言,政事与议论自为两途,不必徇人言以摇国是。
于是任为详定官,而蜀士皆不在前列,故公与仲兄各以进士出身得官。
李思行鸣凤时馆职校试殿庐,出为人言:「高西叔尝拟甲科,为他人所沮」。
录其对以示人,至今户有此文。
筮仕为眉山
八年春视事,郡有老妪独居夜死,穿穴具在,莫知杀者主名,公以厚赏重罚得贼于成都
又白县宰,得三乡顾役钱月给部曲,不愆于期,士为公尽力,盗贼用稀。
尉廨在南门外,屋颓阶圮,公作而新之。
前堂后室,东窗西圃,教阅有地,眺瞻有所。
眉易治而难服,公涖以清严,一辞起敬。
参知政事李公壁家居,于士少所容接,而卷卷于公,春秋之月,戚友之会,公未尝不得与。
太守宋正仲德之引入幕府张义立方继至,尤所敬礼。
校试于简号得士
监司牧守荐举交集,升从事郎,堂差教授眉州
以母丧去官,既除,语不及仕。
工部尚书杨叔禹汝明白丞相,请以教授成都
南海崔正子与之来帅成都,一见奇公。
未几摄制置使,移治利州,公往饯之,请罢舍选法,复养士田。
盖先是惩养士泛滥之弊,以舍法限弟子员,舍选之名虽美而教养之数十减其六七,教官往往以学粮之羡为媚上之资,故公首及之。
朔月月半讲授,公辩析精微,音吐洪畅,听者属心,士之就公养者倍于昔,土人谓三十年所未见,公历控于台阃,得缗钱万馀以益之,增斋庐以赢之。
转运判官范君仲武汉嘉将漕成都,颇眷故封,俾公校士于嘉,同事无小大,于公取决。
未既厥事,以疾引去,使者以所得之士率出于公,乃上诸朝。
张义立时为刑狱使者,杨无悔师复总领财赋,汪茂明果为提举茶马,皆愿公出其门,公未尝自请也。
崔公抵益昌,荐书从置邮以来,又荐公,请加召用。
制司荐士旧以四人为限,公官簿居五,仅得升擢之命,宝庆元年宣教郎,堂差知什邡县
县为广汉剧,积弛既久,帑人告匮。
公为更催科之令,分额刻期,书之于册,俾民自视其条目以上诸县,人情劝趋,不两月间,库管充羡。
未几入外省,充点检官,首谓:「士之涉猎浅浮者,掇拾关洛方言,窜入举文,以阿时好,最后学膏肓之疾,宜痛除之,以救文弊」。
马使者文叔懋之时为主文,嘉纳其说,揭之棘门,凡所拔擢皆视其言而进退之,时论浩然归重。
二年旱,明年春饥,公发常平米为食以食之,移书张义立,请饭饥一月,散之日又给一月使者是之,所活不下千人。
又立为社仓规约。
俾邑士遵行之,至今不废。
决嚚讼,惩斗狠,质明而视事,日未中而退,纲条既立,百废具修。
以其馀力寻绎经史、容接人士外,至桥梁舍馆、阛阓术径,罔不新美。
卫元包之宫旧在县旁,岁久圮,公读其书而异其人,为葺祠宇,俾学者知所矜式。
县有滑胥持吏短长,弟兄盘结,久不能去。
公至,白诸刑狱使者,迸之远方,人谓非洁己者不能。
县为防以溉田,贰令者往往取徒长之金而私其利,虽旱乾水溢不恤也。
公悉更其法,第赋役之高下,式竹楗之大小,俾民自修,官吏不得以并缘为奸,役而堤固,至今为便。
用登极恩转奉议郎
在邑三年馀,无丝发扰民。
绍定元年,至利州制置使富川桂公如渊,一见留寘幕府
先是利东、西路分置安抚,一治兴元,一治新沔。
郑损制置使移司新沔,虏尝入寇,仓皇回利州,人情震惧。
公谓为今日计,宜循旧比,以二帅分治梁、沔,守卫边埸,制置使还利,端居堂奥,委任责成,庶几缓急不致贻轻纳侮。
譬诸象弈,大将不出宫、不临河也。
又尝谓川秦茶马可分,利东、西路戎帅可分而不可合,时论以为识时务之要,后皆如其言。
公才资爽亢,遇事可否,不少回屈。
时有饷所属官吴震乙依凭王人,陵籍州郡,公移书诸司,数其害民蠹政,断不可举。
且诵言于众,谓今视蜀饷为何等事,乃付之此辈,闻者快其言,而媢疾者众矣。
公自度不可留,辞至七八,公姑听其去。
二年,通判黎州,寻磨勘承议郎
黎为西川屏翰,而备边市马,关系重大,自奴儿结构难以来,率以马直为兵端,事隶郡丞而钱帛制于茶马司,每岁三千为额,前人常赖其赏,然岁入辄半之。
公绥御有法,夷落四集,一岁之马当前官一任之数。
茶马司本钱未到,乃以他钱代支,不足又以私帑继之。
馀直未充,蕃部流言,公日夜调护,关白茶马司
先是茶马司移书朝士马直之当发而不发者为宽剩钱,丞相闻之,将以充蜀中科降之数,敝蒙牵掣,相持益坚。
及事转急,遣属按视,始究其实,即发缗以偿之。
是役也,微公尽言无隐,几启夷衅。
定边宁,不以及格为赏,反以要胁为罪,公一毫不较,涖职滋恭。
近山有蒙秦化,相传为古烂柯地,符溪薛仲章绂尝仕于彼,建玉渊书院以来学者讲习,久废不治。
公修其墙屋轩户,将与邦之秀彦肄业其间。
会阙守,以公摄郡。
该庆寿恩转朝奉郎四年六月被命即真
未几鞑虏盗边,羽书络驿,尽发牌丁以备战守,裹粮积仓,夥费醲赏,去辄不返。
又召雄边子弟多至千数百人,边地空虚,夷辄伺隙。
或报白蛮踰河而来,数几七百,公厚勇士,一日而千馀人,鸣鼓扬旌,布列高阜,番落望见,夺气屏息。
甲仗军需积久刓敝,公命工改为之,凡弓矢、弩镞、刀戈、甲胄,数皆五百,军容一新,邻州资其用焉。
移屯戍卒岁以千人,自边衅开,益部内守,久留不遣。
公虑夷人瞷知,力请于制置副使,仅得其半,俾与州卒共守,尝罚信核,士气欢踊。
虏知有备,久不敢窥。
置筹边库,凡图回贸易之利皆贮其中。
煮备边盐,俾土人日用饮食无艰,而官赖其用。
始至,帑缗五百,去之日盐米杂物多至十馀万,而它藏名色不与。
徂秋,疾日以亟,视事如昔。
秋末始得报罢之命,即忻然曰:「吾欲退閒久矣,茍以是生还,为幸曷甚!
吾奉法洁身,恃以无恐。
黄公辟书谓官箴士检,雅尚端洁,人所共知,不识坐我何罪」。
暨堂帖以台疏至,读半,徐曰:「吾不欲久居幕府者盖以是。
如抑求郡之侥倖,塞觅举之奸贪,结憾同列,取恶饷所,今之得罪固其所矣。
而吾尝移书数潘福之不可用,帅不我听,报书具存,今谓朝廷用人,大阃命将,皆我之由,是诬天也。
败蜀殄民,责有在矣,然而不足复计」。
后九月癸酉,忽索纸处分家事,命魏良贵书之而自题其末。
十月癸未乃卒,语不及私,辩不及谤,第言「无负君亲,吾奚憾」。
公积思力学,抱负奇伟。
自为布衣,识远才迈。
刑部侍郎吴德夫猎谕蜀,公谓今蜀道始平,士修不率,宜推明正学以厉人心,吴公为建三先生祠,人谓知本。
公穷经析理,明畅精诣。
遇事感慨,奋髯抵掌,视王公贵人亡如也。
逮为吏,益以直道自信,遇所讥评,皆推见肺肝,故善者与居,喜其交警玄发,而不善者并游,则常病其尽言以招过。
然善者少,不善者众,是故虽见知于善类,亦受侮于群小。
天分过人,自经史传注下逮骚典,记闻博洽,名章俊语层见错出,绝去畦畛,自成一家。
虽弄翰戏词,亦殚极精妙。
以科目举者,杨叔禹吏部侍郎胡仲方矩兵部侍郎杜忠可孝严
以召用请者,前崔后
今上嗣位,以贤能才识举士,今工部侍郎黄德常伯固与一时监司皆列上之。
平生著述有《周官解》十二卷,有《经史杂议》□□卷、歌诗□□篇□□卷。
其言论风指可为后法者,又莫之胜载。
生于乾道九年,卒于绍定五年
娶同邑樊氏,卒于开禧二年,年三十有四。
再娶新津扈氏,卒于嘉定十二年,年四十有二。
皆赠安人
子四人:斯猷、斯仁、斯和、银菟。
次斯仁以后季弟茂叔
女二人、长适前绵州教授唐季乙,先卒;
次适谯似曾。
内外孙男女九人。
斯猷兄弟将以六年正月壬申,举公之丧葬于县普慈乡仁惠里坎山,事严未及谒铭于立言之君子,敢为次其阀阅行治卒葬如右。
谨状。
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并序) 其十二 七宝山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四
遗事云。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妆成山。座高七尺。召诸学士讲议经旨及时务胜者得升焉。唯张九龄论辨风生。升此座。馀人不可阶也。
谈经汉殿惟重席,落笔龙门只夺袍。
争及开元张学士,独升七宝玉山高。
古诗(文集、蒋刻本作风)二首上苏子瞻 其一 1078年2月 北宋 · 黄庭坚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乞罢河北提举修造军器使臣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包拯集》卷三
臣窃见河北近年添置提举修造军器使臣两员,凡勾当一二年,即授閤门祗候,替日又得升差遣,侥倖恩赏,无甚于此。
况修造军器,逐处自有知州部署统辖都监等逐日逐旬点检按试,莫不精专。
又转运、提刑非次巡历,并开库一一点检。
臣近到河朔州军体问,得其提举使臣只是一年一次略到,逐处但取索文字照会,何益于事?
及至年终,即具数申奏,以为己功,虚取优赏,诚为虚设,乞行废罢。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昭顺 唐 · 不详
四言诗 押寒韵
五兵勿用,万国咸安
告功圆盖,受命云坛。
乐鸣凤律,礼备鸡竿。
神光欲降,众目遐观。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禋顺乐 唐 · 不详
四言诗 押庚韵
黄彝将献,特牲预迎。
既修昭事,潜达明诚。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福顺乐 唐 · 不详
四言诗 押灰韵
相承五运,取法三才。
大礼爰展,率土咸来。
卿云秘室,甘泉宝台。
象樽初酌,受福不回。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福顺乐 唐 · 不详
四言诗 押支韵
昊天成命,邦国盛仪。
多士齐列,六龙载驰。
坛升泰一,乐奏咸池。
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昭顺 唐 · 不详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云门孤竹,苍璧黄琮。
既祀天地,克配祖宗。
虔修盛礼,仰荅玄功。
神归碧落,福降无穷。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治顺乐 唐 · 不详
 押寒韵
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
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
黼黻龙衣备,琮璜宝器完。
百神将受职,宗社保长安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感顺乐 唐 · 不详
 押尤韵
明君陈大礼,展币祀圆丘。
雅乐声其发,祥云色正浮。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福顺乐 唐 · 不详
 押阳韵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
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忠顺乐 唐 · 不详
 押阳韵
木铎敷音文德昌,朱干成列武功彰。
雷鼗鹭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
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五代史·乐志》曰:“太祖广顺元年边蔚议改汉十二成为十二顺之乐。祭天神奏《昭顺》之乐。祭地祇奏《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肃顺》之乐。登歌、奠玉帛奏《感顺》之乐。皇帝行及临轩奏《治顺》之乐。王公出入、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温顺》之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礼顺》之乐。郊庙俎入奏《禋顺》之乐。酌献、饮福奏《福顺》之乐。祭孔宣父齐太公、降神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降及行同用《忠顺》之乐。享藉田同用《宁顺》乐。”) 武舞乐 唐 · 不详
 押东韵
圭瓒方陈礼,干旄乃象功。
成文非羽籥,猛势若罴熊。
穹窿山(与铁柯辈泛舟至胥口潘氏日已西遂宿明日雨将午少霁至穹窿寺寺在山腰饮法雨亭而还不能穷绝顶之胜也) 明 · 王鏊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震泽集卷八
十年林下无羁绊,吴水吴山饱探玩。
穹窿至近高且险,欲至靡由辄兴叹。
喜闻地主有嘉招,春服初成杂童冠。
画船载酒出胥口,略绰湖稍旋抵岸。
民淳地僻客至稀,老少相扶出门看。
吴王种香泾尚存,岁岁采香多女伴。
我闻且欲登香山,雨脚忽来行涣散。
明朝雨势止复作,世路阴晴那可算。
文侯岂失虞人期,勇往前行赖明断。
篮舆旋泞那复辞,逦迤青山开四畔。
前山云接后山云,似是山灵显奇观。
嵚崎荦确路登登,山腹盘回转危栈。
诸峰一望皆下风,始信阳山才抵半。
买臣驳落读书台,曾是樵夫终佐汉。
丈夫出处会有时,不记当年愚妇讪。
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
山头咫尺不得升,甘被同行讥老愞。
兹行虽胜兴未厌,斜日归途几留盼。
回头一笑谢地主,他日重来殊未晏。
上河中同理范学士文正公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〇四、《乐全集》卷三一
始者,学士执亲之丧于南都,暇日以道义教徒于乡之庠,诱人乐善,孜孜不足。
某适奔走于朝夕之养,望先生之门墙,曾不得升诸堂而望乎室。
晚日方获持鄙文荐于左右,窃尝辱一言之与其进也,雅不以晚辈见待,感荷知奖甚深厚。
去春随计辇下,捧谒者三。
先生座上客多,小人尘中趣背,加复慵拙,不善候间,随波上下,旅为进退,竟不得叙款勤,布腹心之浅深也,矧敢窥先生之门,为托名之地耶?
蒲坂会府,中条胜地,伏惟大匠游刃多閒,燕申之馀,修讲宁废?
经术兴于南郡,士林归乎北海,慕仰高义,心用激发。
他日孤蓬西转,适彼乐国,以一日之旧,有请于执事者,先生尚留意而记怜之耶?
《诗》云:「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我心则降」。
其是谓乎!
故用布心自达,庶知卑诚所存,良深愧悚。
不宣。
郑门司墓铭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松隐文集》卷三六
绍兴七年八月武功大夫文州防禦使、寄资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内东门司提点六宫一行事务郑公感疾,体渐清羸。
上闻之,亟遣其子幵辍禁职侍疾。
公戴上德赐,屡手加额,惓惓若不已者。
诫诸子曰:「勉力问学,忠以事上,勤以涖职,居家惟俭,接物惟恭
四者吾辈事也,不可少怠」。
后四日神色怡然,终于正寝,闻者惊悼,莫不嗟惜。
公讳景纯字梦得,世为开封人
曾祖守钧,累赠少师
祖志明,累赠左金吾卫上将军
父昭绪,累赠开府仪同三司
母孙氏,永平郡夫人
公以建中靖国元年,父任清切,补入内黄门
经崇、观给事之劳,凡六迁,为供奉官,皆独被恩遇,最蒙眷奖。
又自政和宣和初,九迁至武节大夫忠州刺史直睿思殿
当平居时,宫壸之选,殊号难致。
公奉清閒之燕,出入谨密,朝夕不懈,受知徽宗皇帝,日跻显仕。
又兼皇子嘉王府及蕃衍宅承受
公始名康祖,宣和三年特转右武大夫、保信军承宣使
七年三月,以足疾力丐外祠,用便医药。
太上皇帝不重违其请,差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赐今名。
当时以进官之峻,横躐数等,复预赐名之宠,人皆荣之。
次年,除拱卫大夫
至靖康初,渊圣皇帝即位,公以服在旧列,素已知名,上方简拔,待之不次,而逡巡避职,弗肯冒居,乃同乐忱等上章,谓祖宗朝凡北司官悉当寄资,至带御器械,及两省官始正领所授。
既日直殿庐,摄事禁掖,请依旧制,以备朝谒。
上知其忠也,从之。
是月告授武节大夫文州防禦使,从寄资之请也。
建炎三年,以今上皇帝登极,覃恩转武功大夫,遥郡如故,特差两浙西路兵马都监
至绍兴四年,召入干办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阁
公为一时耆宿,老于文学,欲器使之,故不由延福宫、后苑两阶,径擢龙阁。
超迁之峻,未见其比。
继不阅岁,再除干办内东门司,兼提点六宫事务。
时北方用兵,尽护宫掖,条画有方,更历施设,号为称职。
次年八月四日忽以疾不起,讣闻,上悼惜其材,未尽用也。
享年四十有七。
娶牛氏,封安康郡夫人
有子三人:长曰甡,任入内西头供奉官
次曰幵,见任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睿思殿祗候干办后苑、干办翰林司
次曰明,武经郎閤门宣赞舍人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女二人:长适武功大夫、寄资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实录院管诸司监门杨兴祖;
次适左武大夫贵州防禦使两浙东路马步都总管刘纲
孙四人:曰邦美,见任入内内侍省内侍高班
邦直承信郎
曰邦义,未仕;
邦宪入内内侍省内侍黄门
孙女三人:长适入内内侍省内侍高班听唤上名梁彬,次适入内内侍省内侍高品康伯,次尚幼。
公年十三即入仕,居家力学不倦,书史为乐,日亲贤士大夫,讲说大义。
凡经籍隐奥,古人成败,无不该通。
自少及长,敦尚儒素,凡追逐绮靡,畋游狗马之好,一切未始经意。
喜学楷法,酷好虞永兴书,作字清劲,体制超迈,知法书者宗之。
历事累朝,皆蒙擢用,不以寻常见遇,盖其操履纯正,德归于厚。
嘉王府日,日不及俗务,言不及世态,勉王为善,日不辍废诵读,閒暇必规于孝谨之道,令亲诗书。
王修饰肃谨,朝谒徽宗,大见嘉赏。
每有宠数,每辞之。
公智思凝远,绝人数等,所至不惮勤劳,后来遂为则效。
又喜从士人游,食客日至,了无倦色。
尝有画雪满群山为献者,命坐客名之,皆欲出奇求合,久未有答,公悠然曰:「却暑图可乎」?
举坐叹其曲尽命名之意。
又府属中尝有负才不得表见者,公密陈文章行谊于王前,以谓己当居其下,府属因得升改。
人知而造谢,略不接顾。
甄别士类,不收私恩,类皆如此。
所以教子卓荦不群,苑使公雅继父风,入侍玉华,兼领要务,以廉谨称。
宣赞公束带立朝,多被抡选。
馆客入觐,持礼出疆,荐受付委,为时闻人。
昆季间雍穆自将,同居无间言,󲦤绅称之,皆义方之训也。
将以绍兴二十七年丁丑十二月癸丑朔初十日壬寅,葬于临安府履泰乡胭脂岭大监坞之原。
一日苑使公持公履历泣见,谓曰:「先公尝与子之先君有同僚之契,今者志文,非子尚谁属」?
乃泣下沾襟。
念顷因过庭,实闻公行事为详,义不容辞,乃为铭曰:
于皇徽考,乃圣乃神。
左右,必惟其人。
伟矣郑公,名蔼󲦤绅。
问学之富,首被选抡。
维公秉德,中外乐易。
所以造道,博约申止。
事上则忠,睦族曰悌。
摄职从政,廉以行己。
殿阁禁严,扬历方崇。
亟擢东扉,遂裨天聪。
旦夕顾问,侃然纳忠。
有猷有为,付委公。
胡为不淑,弗假以寿。
曰惜哉,所用未究。
令子克绍,新阡茂。
千载视石,尚庆厥后。
详定礼文一 其二十二 惟人君得升阼行事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九
一、臣等前奏:看详《礼》意,惟人君得升阼行事。
阼,主人阶也。
虽尊如尸,其入庙也,必自门左;
其升堂也,必自西阶
虽亲如子,其冠也,必筵于东序少北;
其适东壁而见母也,必降自西阶
故曰:凡非主人,则升降自西阶
明一尊之义也。
今《庙仪注》、《熙宁祀仪》、《开宝通礼》、《开元礼》亚、终献以下,其升降俱由阼阶,此有司因循不讲之失也。
伏请自今行礼,亚、终献,公卿、祝史并由西阶,以应古义景灵宫亚、终献及司徒司空升降东阶,亦乞改正。)
臣等遍考礼经,无臣子升降阼阶之文。
盖阼阶,天子践而行事,非臣子所得升降。
若谓以宾礼待尸,而尸升西阶,则上利、下利及宰夫、祝史之属亦升西阶,是岂有所谓以宾礼待之者也?
其赞卫臣僚从君升降者,既从于君,自当由阼。